送凌侍郎还宣州

送凌侍郎还宣州朗读

日南藩郡古宣城,碧落神仙拥使旌。

津吏戒船东下稳,县僚负弩昼归荣。

江山谢守高吟地,风月朱公故里情。

曾预汉庭三独坐,府中谁敢伴飞觥。

译文

日南边防重镇,古宣城历史悠久,有两千年的历史了,天上的神仙使用着旌旗。

管理渡口的官吏押运船只,安全前往东边,同县做官的背着弓箭走在前面光荣地返回故乡。

谢朓曾在宣城任太守,用歌吟唱此地,这里也是朱公爱情故事的发源地。

如果人们要坐着喝酒的话,像凌策的大人,谁还敢与他并起并坐,传杯把盏。

注释

凌侍郎:宋代工部侍郎,字子奇,泾县凌弯人。侍郎,官名。汉代郎官的一种,本为官廷的近侍。东汉以后,尚书的属官,初任称郎中,满一年称尚书郎,三年称侍郎。自唐以后,中书、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,官位渐高。相当于部长、副部长级别。

宣州:知府,知州。

日南:汉郡,汉武帝时设立,在今越南中部,东汉末以后,为林邑国所有。

藩(fān)郡:封建时代称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,借指边防重镇。

古宣城:自公设郡以来,历代为郡、州、府城,相沿二千多年而不辍,古称古宣城。

碧落:道家称东方第一层天,碧霞满空,叫做“碧落”。这里泛指天上。

使旌(jīng):用旌旗。

津吏:古代管理渡口﹑桥梁的官吏。

戒船:这里指押运船只。

县僚(liáo):同在一县做官。

负弩(nǔ):背着弓箭走在前面,表示极为尊敬。

归荣:光荣地返回故乡。

谢守:指谢朓,他曾在宣城任太守。

风月:指男女间情爱之事。

朱公:陶朱公,即范蠡,字少伯,生卒年不详,春秋楚国宛(河南南阳)人。

汉庭三独坐:东汉光武帝在加强监察官僚权威方面,创造了一个有趣的形式,叫做三独坐。

飞觥(gōng):传杯。

参考资料:

1、毛健.东汉"三独坐"论[J].湘潭师范学院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07,(第2期).

2、《古代汉语字典》编委会编.古代汉语字典: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,2005.1:全书

送凌侍郎还宣州创作背景

  由于李顺起义,川陕许多选官都不愿意上任,凌策自动请示出任,大中祥符九年(1016年),凌策从蜀地回来,皇上有意擢用,但凌策得病。这首七律就是晏殊送凌策回乡时写的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吕来好编著.古代送别诗词三百首: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,2014.09:182

晏殊

晏殊【yàn shū】(991-1055)字同叔,著名词人、诗人、散文家,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(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,位于香楠峰下,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),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。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(1037-1110),在当时北宋词坛上,被称为“大晏”和“小晏”。 ...

晏殊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舟行逼除夕,怅怅欲何之。岁暮天涯客,关河此夜思。

更深人语寂,雨急漏声迟。独坐篷窗下,无心对酒卮。

()

丹山出异鸟,文采光陆离。高飞薄霄汉,虞网巧空施。

昔当有虞氏,此鸟曾来仪。一鸣恊韶乐,千载应昌期。

()

西风篱落兴悠然,秋影横江雁帖天。

短发未成吹帽饮,高吟先赠把茱篇。

()

烟散前林霁,茅檐罢午炊。雨多收稼晚,鸦乱定巢迟。

糁米田家饭,《豳风》壁上诗。愿将归隐意,说与牧羊儿。

()

城市方炎热,村墟乃尔凉。

拂窗桐叶下,绕舍稻花香。

()

满卷文章为世重,出尘心迹少人同。

腾腾自得修真理,不管浮生觉梦中。

()